结对子“认亲戚”解决村民“烦心事”

本文转自:长江日报

结对子“认亲戚”解决村民“烦心事”

家乡巨变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

□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程莉 吕巍

“陈爹爹,这几个月的收入稳定吗?”“郭阿姨,家里茶叶、鸡蛋、桃子,不愁销了吧?”“教育是最好的投资,今年暑期我们继续办好爱心托管班,欢迎孩子们报名。”……6月11日下午,武汉市委党校、国药动保集团驻新洲区凤凰镇四屋湾村工作队村“两委”,一起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民代表进行交流,向村民征集帮扶工作结对“认亲戚”办实事的“金点子”。

环境脏乱差、没有好产业、村民意见大……曾经,四屋湾村是新洲北部有名的“落后村”,然而,短短几年,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村庄洁净、产业兴旺、村民富足。

■ 结对帮扶“认亲戚”

解决村民“烦心事”

“我们市委党校的187名教职工,已经与村里的187户农户一对一‘结对子’‘认亲戚’。这不,端午节前,市委党校教职工代表还带着20箱衣物、书籍、玩具、小家电、生活用品等物资来到村里,给结对的‘亲人’送来端午问候。”武汉市委党校、国药动保集团驻四屋湾村工作队队长邹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今年3月,驻村工作队向派出单位建议,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深化共同缔造,学习运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作经验,创新开展一人一户“结对共同缔造 推进乡村振兴”活动。

“把帮扶责任精准细化到个人。不仅驻村工作队在基层压实责任,还通过市委党校教职工与农户一对一‘认亲戚’,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。”邹明说,两个多月来,结对帮扶“认亲戚”活动已经完成了8批次走访,共有23个党支部的187名教职工带着大米、食用油、牛奶等生活物资走进结对农户家中,帮助留守老人整理院子、打扫卫生,与村民拉家常、问冷暖。

前不久,市委党校工作人员邓金龙在与“村民亲戚”郭爱蓉拉家常时,听到郭爱蓉诉苦:“今年我们家自摘自炒了一些明前凤凰新茶,但没有销售的‘门路’,每天去镇子上摆摊也没卖出去多少,再卖不出去就要糟蹋了!”邓金龙向驻村工作队、市委党校反映了这一情况,很快,市委党校教职工自愿在郭爱蓉家“团购”了18.75斤茶叶,价值7500余元。对于“亲戚”们的帮助,郭爱蓉既感动又兴奋:“有了大家的爱心助力,我们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!”

■ 整治环境引产业

办好民生“大事”

“这两年,我们村的变化特别大,生活环境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。”家住四屋湾村陈伯阶湾3号的村民陈生发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:“以往我家门前的荒地被建成了共享菜园,村里狭窄的泥巴路改成了沥青马路,亲戚们来串门,都羡慕得不得了!”

“村口的塘堰变化也很大。”村民陈艮付介绍,以前村湾里有几处塘堰水质较差且没有护栏,既没有实用性,也缺乏观赏性。去年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筹措资金,对塘堰进行集中清理,加装景观围栏,并在周围铺上步砖,画上“幸福美丽四屋湾”创意墙绘。如今,村湾入口处的两处塘堰修整一新,环塘道两旁的绿植和共享菜园更是拉近了人与环境的距离,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。

乡村要美,更要长期美,稳定的村集体收入,是维持“长期美”的必要前提。邹明告诉记者,近年来,村里把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列为民生“头等大事”。去年底,经过驻村工作队多次邀约、对接,武汉山湖农业到村洽谈,与村里达成协议,流转600余亩地种植玉米、小麦。今年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共同努力,说服“能人”陈大平回乡流转200亩地,打造黄牛养殖牧场。

四屋湾村村党支部书记郭银华告诉记者,这两大产业在村里正式落地之后,每年村里将能够收到超过24万元的土地租金。

产业的发展,还意味着村民在家门口便能就业。现在,村里的玉米、小麦种植基地,每天都需要10多名村民上工,工作一天就能拿到100元的务工费。70岁的村民郭国顺说,农忙时在基地做些打药、除草等杂工,平均每天能赚100多元,“现在一个季度赚的钱,比过去一年的收入还多,大家伙都干得有劲”。

环境变美了,钱袋子鼓了,不少年轻人看到家乡的蜕变,纷纷返回村中参与建设、自主创业。村民陈涛是名“90后”,以往在外务工,听说村里建起了种养殖产业园,今年便回到村里,干起了农用车运输的业务,每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。“村里环境好了,生活跟在城里一样,赚的钱不比在外打工少,生活开销却少得多,钱更能存得住,在家就能过上好日子,肯定要回来!”陈涛说。

本版策划/李英波 统筹/贾蓓

热门相关:超级融合   呆萌配腹黑:欢喜小冤家   我的时光里,满满都是你   大爱晚成,卯上天价老婆   佣兵的战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