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江县桶井乡场坝村党支部书记安中流:“牛”支书的致富法子多

德江县桶井乡场坝村党支部书记安中流每天起早必去三个地方——牛场、鹿场、牧草基地。

每一头牛是否正常吃草,每一只梅花鹿是否欢快活泼,每一蔸牧草是否有病虫害,他都要一一仔细观察。因为场坝村从人均只有6分土地、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村,发展到现在人均收入达到15200元的富裕村,靠的就是这些产业。

安中流正在给牛喂草

正因如此,当地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安中流为“牛”支书,正是他带领村民从养牛开始,一步一步走上了致富路。

场坝村地处乌江岸边,全村500余户1900余人,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石头多,土地少。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则顺口溜:昔日场坝干坝坝,山上处处石旮旯;餐餐红苕苞谷粑,打工才有零钱花。

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挖出“金疙瘩”,让村民们都富起来?安中流可花了不少心思。

安中流出生在70年代初,90年代末外出打工,先后进过玩具厂、养殖场、建筑公司等,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。打工10年后,揣着节衣缩食攒下的积蓄,回村办起了养鸡场。

“一年下来,2000多只鸡,每天要数百斤粮食作为饲料,成本高,与外面的大型养鸡场比,不论是肉鸡还是鸡蛋,都没有价格优势。”安中流回忆。养鸡的成本高,也很难带动其他村民养殖,于是,他结合村情和多年的打工经验,想到了养牛。

安中流在牧草基地

“牛吃的是草,饲养成本相对较低。”安中流说,如果购进一头半大的牛,一年后按成牛卖出,毛收入可以对半赚;如果购进一头不太肥的牛,通过3至5个月催肥后,可以赚取1000元左右的利润。

账算明白了,市场考察清楚了,安中流的养牛“事业”正式启动。2004年,他购进了第一批60多头牛。

“肉牛不缺市场,供不应求。规模可大可小,养殖多少头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来定,这个生意稳赚不赔。”随着安中流养牛成功,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加入到养牛队伍中。

为了让村民们放心养殖,他还向大家承诺了“三包”,即包找牛源、包引销路、包同样售价。就这样,这家3头,那家5头,一户养7至8头的也不在少数。安中流作为带头户,一直保持在100头左右的规模。

近年来,在安中流的带动和帮助下,场坝村平均每年出栏肉牛保持在400头左右的规模,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养牛村。

“安支书办法多,有他带着大家干,我们都很放心。”村民安正青说,多年来他一直跟随安中流打工养牛,不仅学会了养殖技术,还供养了三个儿女读书,大女儿还考上了华东师大。“如果没有‘牛’支书的帮助和带动,我就没有今天的幸福日子。”安正青感慨不已。

2019年3月26日,安中流正式当选为场坝村党支部书记。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安中流压力倍增。

摆脱贫困的场坝村,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?

看着村里400多亩绿油油的牧草,安中流认真思量,牧草能养牛,应该也可以养价值更高的梅花鹿。于是,他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鹿源,找到了合股老板,办起了养鹿基地。

安中流在给梅花鹿喂草

“养梅花鹿成本虽然高,但风险小。一只成年梅花鹿购进价在1万元左右,但一年可以割2次鹿茸,每次可以收割3斤,每斤价格大约在1600元。”安中流细细盘算,2023年引进232只梅花鹿,其中有225只母鹿,现已繁殖增加到了323只。新生产的幼鹿2至3年后即可完全产茸。保守估计,两年收回成本,第三年就可以获得纯利润。

乡村振兴,产业是最稳定的根基。安中流四处考证,动用所有人脉资源,最终得到深圳一位老板的支持,在该村拟投资兴建3000万规模的有机肥加工厂。目前,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始施工建设。

苦干实干的安中流让场坝村换了新模样,也收获了村民们的肯定和认可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2022年11月,安中流被评为第二届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。

“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、持续用力,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我一定带领大家走好共同富裕的道路。”安中流信心满满。

通讯员 安芯瑞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

编辑 李坚

二审 孙蕙

三审 杨惠

热门相关:萌妻鲜嫩:神秘老公晚上见   吹神   绝对占领   重生娘子在种田   林氏荣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