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荔城区西天尾:“数字一张图”管好村里事
莆田荔城区西天尾优化乡村服务事项——
“数字一张图”管好村里事
东南网8月4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晓敏)
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,长期以来没有配备农贸市场,居民只能去离家二三公里远的菜市场买菜,带来诸多不便。
“要建一座农贸市场,涉及发改局、国土资源局、农业农村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诸多部门,跑一圈下来,既增加基层负担,又拖了进度。”为了建社区农贸市场,溪白社区党支部书记方金豹没少犯难,“需要找地方、筹资金、建场馆等,原本需要上级部门带队指导,实则通过层层传导,直接让基层包干。”
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难题,既要减负又要赋能。近年来,莆田通过开发“数字一张图”大数据平台,将民生服务、发展需求上平台、入云端,创新“网格(单元)采集、街乡派单、部门报到”云平台响应机制,推动实现为基层减负与社会治理多赢局面。
“自从全市启动‘党建引领、夯基惠民’工程,有了‘数字一张图’事件流转平台,有了市区部门力量下沉,难题解决了。”方金豹介绍,村居将“买菜难”事项上报乡村振兴、民生服务等板块,经社区居委会会商研判,将“建设农贸市场”作为发展清单上报平台,经过流转,得到了市商务局、区商务局、区自然资源局、镇项目办等多个部门的鼎力支持,各部门分工协作,今年,溪白社区农贸市场正式开业,解决周边近20个楼盘小区4万多人的生活需求。
“西天尾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作为连接部门端和村居端的桥梁,通过平台跟踪项目分工和进度,还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陪同检查和会议。”西天尾镇党委书记陈君介绍,平台梳理了各部门权责,不仅群众反映的事项落实更快,而且干部轻装上阵、配合默契,干起活来效果更好。
如今,上级部门向村级下达工作须经西天尾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审核流转,确保下发到村居事务规范清晰、权责事项明确。5月以来,西天尾镇平台收到村级事务45条,经中心调度通过42条,驳回3条。5月21日,荔城区民政局下发“荔城区界线界桩管理维护”任务,由于事项表述不清晰,西天尾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予以驳回,经会商协调,部门进行补充完善任务内容,中心予以通过。
“以前,村级组织承担上级委派的行政任务,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资源,造成基层负重前行现象,现在通过厘清事项主体责任,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,切实为基层减负。”陈君说。
近日,后黄社区不少村民发现居委会外墙的牌子少了,景区接待部、食品药品工作站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14块牌子只剩下了中心村委员会、社区委员会等6块。但办事大厅墙上多了几份办事清单,残疾状况证明、车辆报废证明、环保证明等27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都有了详细的办事指南。
作为莆田“党建引领、夯基惠民”试点乡镇,今年6月,西天尾镇在全市率先规范村级事务,公开发布《村级组织不应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》《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工作事项清单》《村级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》《村级组织悬挂标牌标识指导清单》“四张清单”,结合镇情对村级组织事务进行了全面梳理,细化履职事项清单40条、协助事项清单26条、负面事项清单27条、挂牌标识目录13条,最大程度厘清村居职责边界。
“履职事项清单,精准匹配基层需求,基层干部得以明明白白履职,从制度上遏制‘层层甩锅’乱象,为村级组织减负,为一线干部‘松绑’。减少村级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,切实提高村级组织服务效能。”西天尾镇镇长郭俊斌认为,减负不是减责任担当,而是扛实责任、轻装上阵,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基层治理、产业发展、服务群众上。
“8月,我们将邀请科技特派员来村里和大家交流枇杷改良、嫁接新品种技术,此外还对接了电商团队提前策划明年的带货方案。”7月23日,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党支部书记周国章走访了村里的枇杷种植户,了解枇杷种植情况,制定发展计划。半天下来,他便对村里枇杷种植现状有了底。
“基层减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真正沉下去,把工作落到实处,和群众想到一块,对村里发展更有方向。”周国章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