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海高原工匠”王生红——逆袭人生不设限

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
咸文静 殷之皓 刘志毅

王生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,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,切实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革新,完成多项技改并参与省部级科技项目。推动高新技术的专利申请,为多晶硅的生产和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作出了贡献。

——青海省总工会推荐理由

一个人无论做什么,只要认真干好每一件事就好。

——“青海高原工匠”、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技术主管王生红

一米六二的个头,白衬衫、牛仔裤,不化妆、低马尾。身着蓝色工装,走在工友中,一点儿都不起眼;

参加工作20年,实验分析、专利申报……不同岗位之间自如切换,实现从工人到工匠的人生蜕变;

她就是王生红,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,一位地地道道的“青海高原工匠”。

女孩子,不适合干化工?

1999年,王生红站在高考的十字路口。考虑到今后的就业问题,在选择专业时家人建议她学医,但她不感兴趣,按照分数选择了化工工艺专业。

2002年7月,王生红从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河南一家企业当技术员,两年后回到青海。2008年5月,进入刚刚起步的亚洲硅业(青海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亚洲硅业)分析中心。

之前的工作经历让王生红对这一行并不陌生,但此时的分析中心犹如襁褓中的婴儿,很多工作在摸索阶段,各种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参考国标,可很多细节还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建立、完善。

从此,王生红就把自己“焊”在了实验室里:实验、检测、分析、记录……在千百次的规定动作中,王生红找到多晶硅分析化验的“最优解”,这个过程在常人看来似乎颇为枯燥,但她却乐在其中。

十几个人的团队每天要测试几十个指标,每一个操作必须准确无误,否则就是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就像对样品处理、取样,稍有污染就会影响分析结果,整个过程慎之又慎。

在高度精密与严谨的千级实验室环境中,王生红和其他同事面对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:原料中痕量级杂质元素分析方法的建立。经过无数次实验,比对分析,建立了检测方法。在此过程中,王生红特别注重实验的可重复性和规范操作的标准化。从样品的预处理、仪器的校准到数据分析的每一个环节,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。她和团队的努力不仅解决了原料中杂质元素分析的难题,也为公司建立了一套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。这种方法应用于原料的质量跟踪后,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竞争力。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、对检测准确度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,也为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及其他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了基础。

2014年,在对多晶硅杂质含量进行分析中,她和团队成员在光伏技术领域专家首届青海学者王体虎博士、季静佳博士的带领下,找问题、建方法,这一如庖丁解牛的过程,给了她不少启发。

“我学习到很多知识,也积累了很多经验,更重要的是这次完整的分析经历,使我信心倍增,更加深了技术分析的兴趣。”王生红回忆道。

要上班还要带娃,哪有时间学习?

对于王生红来说,学习是个绕不开也躲不掉的话题。

1978年,王生红出生在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崖根村一户普通人家。父母务农,即便如此,一心想让孩子走出大山的他们还是把王生红兄妹4人送进了学校。

入职亚洲硅业后,王生红茁壮成长,渐渐从一名业界小白成长为部门主力。

机遇总是善待不懈努力的人。凭着一股钻研劲儿,一直坚持学习的王生红在2021年考上了青海民族大学光电转化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
“我知道自己起点不高,基础薄弱,因此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与学习,才能实现自我超越。只是没有想到,工作多年后,还能有机会考上研究生,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,也是一次珍贵的重生。”

这不是王生红第一次逆袭。

在分析中心工作八年后,王生红调至研发部主要负责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。

如何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申报和维权意识?怎样积极引导员工进行创新,进一步促进企业制定完善的专利申报奖励措施?分析中心学到的知识,在研发部的日常工作中明显不够用。而当时,王生红的儿子刚满4岁。

既要从零开始掌握繁复的业务知识,又要兼顾家庭,面对重重压力,王生红没有退缩,那颗对学习充满热爱的心反而更加炽热。她脚踏实地,一方面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同事,另一方面自购专业书籍,利用上下班时间坚持自学,很快掌握了业务核心流程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,2019年,王生红勇敢地踏上了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的征途。这条取证之路布满荆棘,早上五点半起床,在上班前争分夺秒地听课;晚上下班回家继续挑灯夜战,直至深夜,日复一日,从未间断。

如今,看书学习似乎已经刻在了王生红的生物钟里。

“我大哥是个酷爱学习的人,他上大学那会儿,每次假期回家,满满一箱子全是书,回家一边干活一边看书。”在王生红看来,大哥对自己影响很大。“现在我也想给孩子树立个好的榜样,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”

工作嘛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?

数据显示,在2011年至2016年间,亚洲硅业申请专利只有20多件,到2022年,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00多件。

这种可喜的变化,一方面得益于公司的重视和资金的不断支持,另一方面源于知识产权团队对这项工作的投入。

“我来技术部的时候王生红就在,一直负责知识产权申报工作。几年下来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都取得很多成果,拿到了不少省级、国家级奖项。”同样在研发中心上班的技术部工程师任长春,主要负责新技术落地转化、产业化应用。

俗话说,隔行如隔山,任长春原本以为王生红负责的这项工作,虽然这几年进步明显,但操作起来应该难度不大。直到去年,他负责的一项核心技术想申报专利,从专利交底书的撰写、审核、提交、到返稿、修改……真正参与其中,才发现这项工作的复杂与专业。

“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,王生红需要熟悉各级政府科技政策的申报条件、操作流程以及企业能享受的红利,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作出完整项目申报计划,包括项目规划、查漏补缺、落地实施等。”任长春打听了一下,这项工作如果由专业代理机构代理,费用高达数十万元。“一开始,王生红连申报书都没写过,可她一边上网自学,一边请教同行,甚至去专业机构取经,终于考取了专业证书,能够独立完成这项工作。”

真正困难的不是理解,而是不被理解。

相比王生红这样的专职人员,一线工人对于专利申请这项工作并不敏感,工作中有了创新,认识也仅仅停留在“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行”这一层面。为了改变大家的固有观念,公司在每个车间成立了专利培训员,希望能够保护生产一线的小发明、小创造,提升专利数量质量。

“一个车间四五名工艺员,有一定的敏感性,但大部分员工想法没有改变。毕竟这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,而且车间本身有生产任务,很多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”了解到实际情况后,王生红每个月都往车间跑,开会动员,分析利弊,一点一点改变员工的认识。

甘为人梯。

如何撰写,难点在哪,堵点在哪,一遍一遍耐心讲解。提交、检查、修改,再提交、再检查、再修改……就在这样一次次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中,公司专利数量不断增加,质量也不断提升。2018年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,连续荣获第十九届、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,二十二届甚至获得两个优秀奖。

“听说她得了‘青海高原工匠’,我们都替她高兴!”说起王生红获得的这项荣誉,工友们既佩服,又自豪。

“我的秘诀很简单,埋头干,不想别的!”王生红笑着说。(来源:青海日报)

热门相关:爆萌宠妃:邪帝,要抱抱   无敌天下   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   千夫斩   傲世武皇